7.唯象课题组
高能碰撞唯象学课题组(7名教师:吴元芳、杨纯斌、付菁华、刘复明、周代梅、李治明、许明梅。5名博士生:杨鹏,林裕富,李笑冰,张东海,吴锦)。
2020年度,高能碰撞唯象学课题组主要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间歇指数作为寻找QCD相变的一个有效信号的研究
利用三维Ising普适类的临界蒙特卡洛模型研究目前实验上测量到的金核-金核碰撞的重子数密度起伏与表征无穷自相似性的间歇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STAR实验测量的7.7-200GeV的轻核粒子的产额得到的重子数密度起伏计算不同碰撞能量下的间歇指数,研究在不同BES I能量下的标度性质。发现间歇指数随能量的增大表现出非单调行为,并且在20-27GeV区间系统的无穷自相似性的起伏最大。我们指出间歇指数可以作为实验上寻找QCD相变的一个有效信号之一。【吴锦,林裕富,吴元芳,李治明, Phys. Lett. B 801,(2020)135186】
2)奇异和多奇异粒子产生研究
基于部分子、强子级联模型PACIAE模型,考虑到Lund弦碎裂过程中,随着能量的增大弦不能再单纯地看做纯偶极态,即不能继续用表征弦张量的大小,因此需要构建有效弦张量。我们引入单弦有效弦张量定量的描述弦中胶子皱缩的影响;引入多弦有效弦张量定量地描述弦密集环境中多根弦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单弦和多弦的耦合,得出单弦与多弦相耦合的有效弦张量。用四种弦张量情形研究了的Pb+Pb碰撞中奇异和多奇异粒子产额相对带电介子的比值随多重数或平均参加者核子数的变化关系,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先用缺省的Parj(2)=0.3,Parj(3)=0.4模拟了弦张量分别为、、和四种情形下的结果。发现引入能够很好描述粒子;能很好的描述粒子;能很好描述粒子 ;但是所以情形都不能描述粒子。因此引入第五种情形:在的基础上,把Parj(2)和Parj(3)的值扩大到缺省值的1.5倍,即取Parj(2)=0.45, Parj(3)=0.6,有效弦张量用表示。在此情形下,PACAIE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粒子的实验结果,这是其它理论模型未能做到的。【周代梅,郑亮,闫玉良,宋志宏,陈刚,李笑梅,蔡勖,萨本豪,Phys. ReV. C 102 (2020) 044903】
2020年度课题组发表论文7篇。
高水平论文列表:
1、吴锦,林裕富,吴元芳,李治明, Phys. Lett. B 801,(2020)135186
2、周代梅,郑亮,闫玉良,宋志宏,陈刚,李笑梅,蔡勖,萨本豪,Phys. ReV. C 102 (2020) 044903
3、江泽方, 佘丹,杨纯斌,侯德富, Chinese Physics C44 (2020) 8, 084107
4、李治明,吴锦, JPS Conf. Proc., 010083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