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PP Forum 粒子与辐射探测器探索自然的超级显微镜和望远镜
发布时间: 2025-04-15    点击数:

 报告PPT-粒子与辐射探测-郑阳恒-华中师大-2025.4.15.pdf报告人:郑阳恒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4月15日 周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9409报告厅
报告摘要:
    粒子与辐射探测作为连接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的桥梁,在探索极小粒子与极大字宙的奥秘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以国科大粒子物理实验团队参与的中微子弹性相干散射(CEVNS)和空间低能X射线偏振探测(CXPD)实验为例,展示其科学价值。在CEVNS实验中,团队利用低温纯Cs|探测器探测中微子与原子核的弹性散射,为检验标准模型和天体物理研究提供数据,并将探测器阈值降至2keVnr以下。在CXPD实验中,基于GMCP技术,团队研制了X射线偏振探测器,搭载立方星,研究致密天体的磁场结构和辐射机制,寻找真空双折射现象,同时验证空间偏振测量技术。这两个实验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体现了粒子与辐射探测器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作用,为未来探索自然奥秘奠定了基础。
报告人简介:
    郑阳恒(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物理学院副院长,玉泉书院副院长),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在日本KEK的Belle实验上获得夏威夷大学的博士学位。其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MS实验以及美国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在粒子探测技术、数据分析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工作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团队,深度参与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实验,先后担任BESI实验的粲物理组组长,物理协调人、执行委员会委员、联合发言人等岗位。其后带领团队加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实验合作组、COHERENT实验合作组、CXPD实验合作组等。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我国下一代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实验“超级陶粲装置”(STCF)的建造。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